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普及心肺复苏急救技能 盘点他国急救知识教育

央广网北京3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来自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脏性猝死,而在面对心脏骤停患者时,很多人却不敢救、不会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代表委员认为,对公众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对于拯救生命至关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敖虎山表示,心脏骤停患者如果得不到抢救复苏,4-6分钟后会造成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害。如果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患者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敖虎山指出,8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以外,第一目击者是身边亲人、朋友、同事或陌生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实施心肺复苏,就可以挽救一个生命。

据了解,我国成人心肺复苏普及率不到1%。近年来,各级卫计部门、医疗机构、红十字会、急救机构及社会组织等以不同形式普及这项技术,但由于各种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范,一些培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命的救护者。”敖虎山建议,应建立心肺复苏普及培训长效机制,把它作为学生健康和应急教育的内容之一,同时还应建立统一规范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

针对很多人在遇到心脏骤停患者时“不敢救”的问题,敖虎山建议从国家层面推进急救免责的立法工作,让更多人知晓急救免责的适用范围和内容,避免因“不敢救”导致悲剧出现。

在日本,急救通常要求专业人员操作。不过,《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表示,“3·11”地震之后,日本也开始重视呼吁民众学会自救。

近年来,日本的急救医疗存在着严重的人员不足现象,所以日本政府非常提倡自救、共救和公救的理念。特别是在大地震以后,政府制作了一些急救措施的网络视频讲座,其中介绍了人工呼吸法、正确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方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等,目的是让更多人掌握自救方法。民众还可以通过参加全国各地消防总署举办的急救实际操作讲座等多种途径掌握急救技术。民间组织和媒体也不断做着普及急救知识的工作。比如每年一进入夏季,各大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就会经常以各种形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还会讲解一些中暑的急救方法等。此外,各街道、公寓、企业、学校等每年都会组织消防演习,活动中也会教授人们自救和救助他人的基本方法。

黄学清还表示,日本在公共场所安装的AED急救设备的覆盖率已经达到80%,志愿者组织也在急救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方面,厚生劳动省提出在车站、机场、学校、与运动有关的场所、大规模商业设施、顾客集中的地方、游乐场等都要安放AED。从AED的销售情况看,一般民众使用的AED所占比例超过80%。日本还有很多公民自愿参加的救援组织,消防团就是其中之一。其成员在通过政府审查后定期会被组织到消防学校接受培训,合格者可以拿到证书,并获得必要装备。出现灾害、遇到需要救人的时候,他们可以通过掌握的专业知识帮助救助。去年,日本仅消防团成员就有80多万人。

有数据显示,在美国,接受过CPR技术即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人数超过7000万,接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掌握急救技术成为很多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急救技术的普及方面,美国是怎么做的?

据纽约华尔街多媒体记者介绍,在美国,急救措施方面的普及教育力度比较大。在美国的很多公共场合,特别是人流较大的地方都会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确保突发病人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援,并且美国很多高中和大学里都会有关于急救知识的必备课程。在很多美国的健康课上,老师们会手把手地教同学们在不同情况之下应该如何急救。譬如有人在进餐时被食物噎到、有人晕倒等。而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抢救方法也不同。当面对需要心脏急救的病人时,对于成年人、儿童或者是婴儿采取的措施都不一样。老师为了让学生记得更清楚,也会带不同的人体模型来上课。

在进行所有场景训练之前,老师首先会教一些理论知识,例如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需要帮助、当事人是否清醒等。在所有理论知识结束后,学生们会进行考核,只有通过的同学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而同学们也会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笔试以及模拟场景,通过的同学便可以拿到一张带有美国红十字会标识的小卡片,上面会有他们的名字,证明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学生们可以对当事人进行抢救。在美国,大概有50%的人都有接受过这类紧急抢救课程,所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往往旁边的路人就能够把握最佳抢救时机。

《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俄罗斯的心脏复苏普及教育起步晚、发展慢,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上都还有很大缺失。从全国范围看,心脏复苏教育普及的覆盖面很有限。俄罗斯各急救中心、红十字协会和医疗机构大多会在网站上定期公布关于心脏复苏的急救课程,感兴趣的民众可以免费注册参加。

在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即“世界急救日”当天,俄罗斯很多中小学会组织急救知识培训,很多工作压力大、工作病频发的企业也会开设一些急救常识讲座。比如2017年圣彼得堡各小学就举行了名为“至医生到来之前的紧急救助”课程,让孩子从小就对心搏骤停等突发状况的应急反应有个初步认识,大致了解应该如何做心肺复苏,并进行一些演练。

为了弥补俄罗斯心脏复苏普及教育的短板,俄民众从拨打紧急电话的那一刻起,就可以得到最专业的医疗救助建议和安排。一个即使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人,在等待专业医生到来的同时,也可以在语音指导下进行紧急抢救行动。综合来看,目前俄罗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正在努力通过对下一代的重点教育,配合危急情况下的专业急救指导,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生命与健康的守护神。

热点资讯

上一篇:

下一篇: